经常会有各种职业导师,跟你讲要注意职场里面的一言一行,特别爱说类似“要把事情做到极致”,“魔鬼都在细节里”啥的,搞得普通一份搬砖工作跟卧底似的,不是人精都活不到最后一话大结局。

这当然没必要,人无完人不说,人际交往中只要对方是个活人,就算你事事做到完美,也无法避免对方会对你有什么看法和情绪。

但也会有小朋友走另一个极端,觉得我只要放飞自我做我自己就好,这有点类似混淆了真性情与没教养,反而会给自己惹下不少麻烦,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

什么样的度才是合适的呢?以及哪些做法是更好的呢?

今天我们聊聊这个。

核心观念:关注“怎样有利于事情推进和问题解决”,而非“对方高兴不高兴”——除非后者会影响前者。

比如这些:

参与任何正式一点的沟通,提供一份简单会议纪要

哪怕不需要你发出来,只要能够简单清楚写清楚讨论了什么,结论是什么,下一步谁来做什么事情,既可以成为其他与会者的参考,也可以作为自己工作经验的积累。

添加别人微信,要注明身份和事由。

别人跟你要一个人联系方式,除非你确定,要先去问问对方是不是能给别人。

发了邮件给对方,要用微信短信之类的提醒一下

以免发生邮件进了垃圾箱对方还不知道耽误事的悲剧。

给别人地址的时候,要给文字而不是截图

文字好复制,截图还得人家打字。

打电话,或者其他主动找别人沟通,要问问对方现在是不是方便

哪怕你十万火急,也要问了之后跟对方解释为什么人家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听你说。而不是默认你的事情大过天,理所当然就应该对方所有事情为你让路。

不要在洗手间里面说寒暄以外的事情

你并不知道隔间里面有谁在。

不要随便议论人

任何当着当事人的面你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说的话,也都不应该背着对方说。

任何沟通都要有始有终

沟通开头要打招呼问好,说您好太生分,可以说个hello、hi。这不仅是礼貌,也是提醒对方注意“我要开始说了”的信号,好让ta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沟通好了要复述一边双方的共识,如果有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也要明确说出来,约定下次沟通的时间或者规划。沟通结束要说谢谢,哪怕是对方找你,毕竟人家也是花了时间,讲个礼貌用语不费力也不花钱。

假期或者旅游归来,可以不带礼物——如果真的不擅长,但是别带尴尬的礼物。

不够熟悉有把握,别聊自己的私事。

一方面过分袒露自我涉嫌交浅言深,另一方面,虽然你不是故意指着和尚骂秃驴,但你怎么知道人家头上的头发其实是假发呢?

大家出来工作,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哪怕你是追求梦想,也一样得靠做事。至于情绪,都是成年人了,谁也没必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而且谁也做不到,这不是你努力了就会有用的。

而人又的确不符合经济学里面“理性人”这一假设,或多或少有意无意都会有自己的情绪,修养高的人会注意克制,不因此干扰自己的言行,但如果人家做不到,最后影响的还是自己。

这些小细节,如果你能够做到,就会尽可能让事情推进得更顺利,让对方更容易在一个正面的情绪下和你达成沟通或配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