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系列的第三篇文章,我们来聊聊自我管理中最重要的能力—目标管理。

实话说,关于“目标”的文章很难写。

因为这是一个“谁都知道,但只有少数人真正理解的话题”。

但我还是决定写,一方面,写作是加深对问题思考的一种绝佳方式;另一方面我发现大部分职场人的困惑和纠结都跟“目标管理”有关,我从中挑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们在目标管理上往往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目标,成为职场“待命族”

“待命族”这个词来自日本,指那些离开上级指令就不知道做什么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词?日本著名的管理学者大前研一写过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副标题是“胸无大志的时代”。在书中,他写到: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无论物价怎么降,消费得不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利率一再调低,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降低;年轻人对于买房、买车、奢侈品都没有兴趣;国家设立了大量的风险资本支持,年轻人却没有创业的热情,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能打发就行……

连日本人自己都揶揄:“别说工作了,谈恋爱都嫌麻烦,最好能有个剧本对照进行……”这就是生活在“低欲望社会”的“待命一代”。

反观中国,有天跟朋友聊天,她精辟地总结到:“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屌丝渴望逆袭,中产期待跃迁,上流祈求世袭罔替”的时代。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想挣钱、发财、上进的“欲望大国”,每个人至少是目标明确、使命必达,积极上进的吧。

现实却不是如此,在我们周围,这种依赖于组织和上级给自己定目标的职场人依然大有人在,而且不局限于职场新人,即使是公司中层的中坚员工,等待上司指令做事的“待命族”也不在少数。

第二:有笼统的理想,但不会解构和执行目标

两个月前,我遇到一位非常上进的来询者,据说她还加入了一个成长社群,在这里,她们的身份是007er,每个人有唯一的编号,出局就牺牲,听着特威严。下面是我和007的一段对话。

我:你来咨询想解决什么问题?

007:都说“7年就是1辈子”,今年是我工作后第二个7年的第5年,我希望两年后,也就是2019年,实现华丽转身。

我:你理解的“华丽转身”是什么?

007:好的收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

我:很好,好的收入是多少?打算在什么领域达到怎样的知名度?

007:我想过做心理咨询,但从你发给我的资料来看,传统的心理咨询师道路至少要3年上岗,上岗后还得熬很多年才能到达我的收入目标……

我:那现实的路径有哪些可以让你两年后实现你的收入目标和影响力呢?

007:我一个做微商的朋友用1年多的时间做到了年入XX万……

我:那你不该找我啊,应该去找那个成功的微商看她是怎么做到的 ¥#%&*@

好收入,知名度,影响力,个人品牌,所有的这些都是笼统的目标表达,对未来只有笼统和模糊的想法,不懂得量化和解构目标,只会造成眼高手低、无从下手,陷入焦虑。

第三:没有可持续投入的长期目标,人生缺乏连贯性的目标结构

我们对于终极人生目标的研究什么时候最有兴趣?——对,刚毕业的时候。

那时的我们拼命想弄清楚未来的规划,给自己选条适合又不后悔的路,最好人生不走一步冤枉路。

结果呢?发现这事不仅太困难,而且不知如何下手。

然后大多数的我们就走上了“到啥年纪该干嘛就干嘛”的路,还用李宗盛的歌词来安慰自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大不了重头再来”……

你连office没保存死机了都想死,真心愿意50岁重头再来?

反正我不信。

在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会有越来越的人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并相信和认为自己总可以改变些什么;会对于如何拥有自由且富足的一生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幸福感、意义感,人生终极目标的寻找和建构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主旋律。

以上三个问题在我来看是区分普通人和成功人士最大的不同之处。

从没有目标到能给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努力达成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从平庸变得优秀;

从实现阶段性目标到能找到人生终极目标并长期坚持、保持热情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从优秀到达卓越,实现幸福人生。

愿景很美好,如何做到呢?我们一个个来看。

1、每年给自己定几个目标,不做职场“待命族”

“待命族”还有一个名字叫“这些年白过族”,很多职业发展不顺的员工抱怨的台词都一样:“工作这些年,干的活儿没啥技术含量,职位没啥变化,工资也没涨多少,情感还是一个人,感觉这些年都白过了……”

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年都有些变化,不在年终总结时感叹:我可能过了一个假年?

学会定目标。

罗胖曾经提过他非常佩服的一个人—得到专栏《硅谷来信》的作者吴军,他说:吴军的社会工作非常繁重,但一个有着如此多繁重工作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没耽误:他每年会带着家人去听欧洲最好的音乐,跑遍欧洲几乎所有博物馆,2016年的夏天,还去了阿拉斯加拍极光…….

吴军的工作角色有多繁重呢? 一起看看:

吴军博士,丰元创投合伙人;谷歌搜索专家;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专家,持有十多项专利,业界发表了十多篇高水准论文,引用率及影响力均居于业界专家学者之列;国家工信部顾问;畅销书作者:出版《硅谷之谜》、《大学之路》、《数学之美》、《浪潮之巅》与《文明之光》…….

一个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能同时做这么多事,如何做到的呢?

吴军说了自己的秘密—OKR

OKR是Google的员工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方法:每个季度他们会给自己定几个目标(Objectives),以及衡量目标是否能达成的关键结果(Key Results),这几个词合在一起被称为OKR。

每个人的OKR会放到自己的网页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如果谁没有制定OKR,一目了然,即使没人催你,大家看到你的网页上一片空白,你自己都不好意思。

到了季度结束时,每个人会给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打分,完成了得分是1,部分完成的话,得分是0到1之间,没完成就是0分。Google强调每个人制定的目标要有挑战性,所以如果谁完成目标的情况总是1,并不能说明他工作好,而是目标定的太低。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完成的目标都在0.7-0.8左右。

吴每年都会用OKR的方式给自己定目标, 这是他2017年的目标:

目标1,完成《数学之美》这本书的英文版和韩文版,还有图书《大学之路》的第二版。这个目标下的关键结果有六个,分别是:

找到《数学之美》英文版的出版商;

寻找合适的、母语是英语的合作者来修改英文版的书稿;

完成英文版的写作;

争取年底前出版;配合韩文版的出版商,争取在年底前出版;

最后,完成《大学之路》这本书的第二版,补充公立教育的内容,增加关于“伯克利”的一章,增加有关大学申请的内容。更换一些照片。四月底完成修改,争取在9月份之前面世。

目标2,对《吴军·硅谷来信》的部分内容进行完善,并整理成书出版。这个目标下的关键结果有三个。

第一,从《硅谷来信》中选择三个方向的题目,每个题目下20篇来信

第二,对所挑选出的这60封来信,补充材料,每一篇拓展成大约5000字的完整内容

第三, 8月底完成初稿,争取在年底前出版

因为篇幅原因,仅展示两个,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以下的文章去看。

惊鸿一瞥:吴军的2017年目标

我自己从几年前开始用“生命之花”每年给自己设定目标,从职业到生活各方面都有,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对于自己的成长也越来越有掌控感。其实用什么工具制定目标并不重要,关键是制定之后一定要克服困难和惰性去执行,努力实现。

所以,从现在开始,每年给自己设定几个目标,行动起来,过段时间回头看,你会发现目标的神奇。

(想了解“生命之花”的工具的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使用方法。)

2、解构目标的正确姿势

解构目标说白了就是把一件大的事情划分成可以执行的小事情的能力。

不具备这个能力,所有笼统的目标都会感觉无从下手,时间一长,就会放弃。

分享一个量化和解构目标的方法——“四段论”,任何一个目标,要能执行和衡量,至少要清晰以下几点:

要干什么:模糊的目标基本只到这个层级,有些连干什么都不清楚

结果是什么:明确和量化的目标会让人更有感觉,对比一下:“我要赚钱”和“我要年入百万” 

衡量条件是什么:关键指标

什么时间做到:有完成时间才给人压力

用四段论做出来的目标应该是这样的: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今年在“个人成长”项上给自己定下了“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 

要干什么:提高写作能力

结果是什么:至少完成10万的原创文字

衡量条件:10万字平均到每个月是接近1万字,分摊到每周是3000字,一篇干货文章差不多3000字,所以衡量条件就是一周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

什么时间做到:2017年12月31日前

当然,工作中的一些目标执行起来会比这个过程更复杂,解构目标有时需要我们对于事情和项目有充分的了解,还需要动用很多人脉与能力去实现。但学会解构目标是让我们能够抽丝剥茧、看清问题本质,找到解决方法,尽快行动起来的唯一路径。

一次我在一家企业讲目标管理的课,课程结束前让在场的人列行动计划,很多人列完解构后的目标恍然大悟:原来当目标可以量化的时,反而觉得实现起来的难度小了很多......

3、确立人生目标,主动设计人生

这是一件很难很费力的事情,以至于很多人对此充满疑虑:

“我的生活里已经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一定需要自我设计吗?”

“我从来没想过什么人生规划,终极目标,不也过得好好的嘛?”

现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看两张图:

(组织的变化)

(职业变化)

可以看出,无论是组织的变化还是个人对待职业的变化都清晰地说明了:公司会为个人制定职业目标,只要完成既定目标就是优秀员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不仅要自己思考和确立发展目标,还得亲自铺设路径实现它。

其次,阶段目标只是手段,决定不了人生的方向

研究“坚毅”话题的学者安杰拉·达克沃思在她的《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一书里谈到她对“坚毅”的定义:坚毅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她举了西雅图海鹰队主教练皮特·卡罗尔的例子:

皮特弄明白自己人生目标的关键时刻来自于他执教生涯的一个低点——那时,他刚从新英格兰爱国者队主教练的位置上被开除。这是他唯一没有踢足球也没有当足球教练的一年。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深思,他的好友跟他说:你得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接下来的几个月,皮特都在和笔记、书本打交道,他认真读了传奇篮球教练约翰.伍登的书,并从更深层理解了这位偶像教练说的话,他说:“哪怕一个团队已经做好了100万件事,弄清楚总体愿景也是至关重要的”。

皮特意识到,特定的小目标,比如赢得一场比赛,搞清楚进攻策略,与队员交谈,都需协调,需要终极大目标的指引。他说:“一个清晰、明确的人生哲学能够给你提供原则和边界,让你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为了解释皮特的话,安杰拉画了一个目标层级:

在这个层次系统中,顶级目标是我们最终要追求的东西,中级和低级目标是为了实现顶级目标而选择的策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我们的大部分行动都是通过服务于这个顶级目标和我们的“人生哲学”而获得意义。

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设计呢?

1、多尝试、多行动:

Dannny奶牛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到:“所有人的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那就是:用有限的人生货币去换最多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可以来自内在的、外在的、和世界上任何人和物。”

要实现这样的幸福感需要我们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断在行动和付出的基础上寻找新的人生可能性,而不是寻找借口说:“这辈子就这样了,人生无奈,我点儿背,没得选择,只能认命。

人生目标不是一个被动发掘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主动设计,积极建构的过程。换句话说:激情不是寻找出来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

2、多反思,多总结:

下面几个问题可以用于我们反思和追问终极目标时用:

1)到目前为之,你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所得,是否真正感到了快乐?

2)你想做得更多的事情吗?

3)有没有生活中你总想去做却从未顾得上做的事情?

4)有没有你曾失去过机会,你想去重新定义,再次开始?

……

知名博客写手Steve Pavlina在他的博客里分享了一个他找到人生目标的小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1) 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电脑,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屏蔽外界一切打扰。

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一支笔。

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比如:“赚很多钱,娶白富美”

5) 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对于从来没考虑过这类问题的人来说,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进入状态, 我会经常用这个方法进行阶段性总结,去梳理自己过去的经历,然后思考,判断,剔除、整合,沉淀,每做一次,就会发现思考和领悟离终极目标更近一步。

后记:

这篇“目标”的文章花的时间有点长,因为在写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在每一个成长阶段犯下的错误和仍然需要行动和不断验证的种种想法。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既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跟着自己的想法去行动,同时还要在行动过程中及时修改和果断放弃不能支持到最终目标的“手段”,这对于执行、洞察和勇气都是极大的考验。

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很多人都知道怎样做才能成功,但只有成功者践行了这些方法。”

停止做梦,开始行动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