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沟通法则送给不甘平庸的你

发表于 2020年04月20日

在日常沟通中很nice的你,有没有在职场沟通中发过飙?

来看个例子。

小张是一家咨询公司的主管,平时为人温和,但今天又为了费用报表的事情而火冒三丈。

为什么大家总是迟交报表呢?昨天是这个月的截止日期,到现在还有38%的人没交表。

报表迟交会给小张的团队增加压力,特别是对会计部门的同事,因为他们必须准时完成公司每月账目结算,而费用报表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小张气愤又委屈,又开始撰写满是下划线和感叹号的提醒邮件——催表信已经成了每月一度的例行公事。为什么总要等她“发飙”以后,大家才肯开始做原本就应该按时完成的事呢?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或许你是催别人交东西的那个人,总是在抱怨:“那些迟迟不交的人怎么这么懒、这么拖!”

或许你是被催的那个人,也在内心吐槽:“不就每个月走个形式吗,又不重要,就知道催!”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沟通问题啊,双方多多交谈、多多体谅就行呗。

但是,职场沟通和日常沟通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平时常说的要有同理心、学会赞美、懂得倾听等方法在日常沟通中会让你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人,但是放在职场沟通中,就算做到了这些,还是不能保证顺利完成工作。

为什么在职场中把谈话技巧都用上了,依旧效果不佳,还让自己觉得憋屈呢?

先来看看职场沟通和日常沟通都有哪些区别。

职场沟通并不仅仅是说话,它包括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

其中,许多基层员工很容易忽视的有一个关键要素是:岗位的资源和权力。

很多在日常沟通中如鱼得水的人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因素,才在职场沟通中受挫连连。

全球著名的领导力之父约翰﹒克特告诉我们: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之间具有“资源和权力”的“互补性与相互依赖性”。

这样的特性,导致职场内部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的“相互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而职场内部的有效沟通,正是依靠这样“相互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成每位员工的工作目标,并产生工作绩效的。 

所以,在沟通之前,认清自己岗位的资源和权力,明确对方的利益和需求,避免把工作做成了“求别人帮忙”或者“发飙了才会让对方重视”的被动状态。

例如:

小张先要明白自己岗位的权责利,看看是否“荒废”了哪些资源和权力:

权力:办公用品、营销宣传品的请购单上审核签字;如果有员工没有做好费用支出表的日常填报,小张有权不同意他们新采购的请求;

责任:准时向财务部提交部门汇总的费用报表;公司每月账目结算都要靠财务部,如果来不及结算,这些迟交的人都负有责任;

利益:做好了的话可以提升整个团队的办公效率,并且会改善季度部门的互评结果,保证年度费用预算的按时拨付;

人们可能轻易将不遵守行政期限规定的行为自我合理化,所以必须找出那些迟交报表同事在意的事或人,以此为前提进行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职场沟通不单单指和别人说话,更需要在对话之前了解双方的岗位特性,并采用多信道、多媒介(例如在沟通前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改变、借助第三方)等方式才能实现有效沟通,顺利推进工作。

具体应当如何进行职场的高效沟通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职场有效沟通三步法,一起来解决开篇提到的老大难问题。

步骤一:明确沟通目标

《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一书中把明确目标作为沟通的首要原则:

所谓的目标,就是目的、倾向、宗旨、标的、方针和主意。

它是你想达成的状态,是你所作所为的内在原因,是你为了采取有效行动所必不可少之物。

是你参与任何严肃的商业对话,或者采取的任何形式的沟通并且在其中表明立场的决定性原因。

例如,小张的目标是:让员工每个月按时提交费用报表。

而不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纠结怎么写的催收信。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沟通只携带一个目标,并且在沟通的前中后经常提醒自己,本次沟通的目标是什么,否则就很容易被对方的态度、自身的情绪带跑偏,而忘记了最初想要达成的目的。

步骤二:分析沟通障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迟迟不愿提交报表呢?

如果你就简单粗暴地归因为大家都太懒惰、喜欢拖延,那就是在通过抱怨别人来让自己避免真正的思考了。

一次有效的职场沟通,需要思考以下几个环节:

1)信息编码:我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想让别人做什么吗?

小张想要传达的意思是:让大家准确填写当月的费用支出情况,并在月末最后一天准时提交。

这步有什么问题吗?

通过查看提交报表的系统,小张发现这个流程有些复杂,就算每个月都上报,但是有的员工对其中的一些指标依旧不清楚,虽然在催收信中附件了填写说明,但是长长的好几页文档几乎也没什么人查看。

2)信息解码:对方接收到这个信息后会怎么想,TA能准确地解读出我需要TA做什么吗,TA会去立刻行动吗?

小张跟关系较好的小李聊起这件事,小李说大部分人面对费用报表内心活动是这样的:

Q:我还有其它事情要做,这件事重要吗?紧急吗?

A:月末正是忙的时候,这小小的费用表,既麻烦又不太重要,等做了XX再说吧

Q:如果晚交了或者填错了有什么影响?我提交给的那个人态度强势吗?权力如何?

A:没啥影响,貌似还有很多人都没有交;小张性格比较好,不会太刁难人的。

也就是说大家觉得这件事本身做起来比较琐碎麻烦,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不够重视,并且由于小张在以往请购单上几乎都是签字同意的,所以大家并不把这个当成是小张可以说否的一项权力了。

3)沟通渠道:我们沟通的方式和媒介是最有效的吗?

小张用的是邮件首次提醒、然后在微信群内群发再次提醒。

但是,回复的人很少。

4)第三方因素:除了直接沟通的双方,是否有其它因素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后续的行动?

上级领导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没有在大会上跟大家强调过这件事。

只有将这四个环节的问题都梳理一遍,才有可能发现真正问题所在,而不是单纯地抱怨公司流程繁琐、员工懒惰拖延。

步骤三:对话关键人物

梳理出沟通障碍之后需要找到能够办成事的人,也就是能够满足你需求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张尝试了以下做法:

表扬标杆员工:有62%的员工每月准时提交报表,这些人的做法有何不同之处?小张了解到最早提交的人都自行设计了一套实时记账法,所以不必积累到截止时间才手忙脚乱,所以,小张邀请他们在晨会上与其它同事分享。

和会计部门的人沟通:报表提交系统的某些环节令人费解,对于特定费用如何归类存在争议,对于某笔费用该分配给哪位客户的规定模糊不清,小张邀请了会计部门的人来给大家做相关培训。

此外,小张与会计部门的主管沟通,建议尽量简化流程,包括预先在报表上填好员工姓名、分发装收据的空信封等。每清除一道障碍,路径就变得更清晰,就会减少大家提交的阻碍。

让那些一直迟交的人找到感觉:没有人会对迟交报表这件事有“感觉”。小张的确用电子邮件催迟交的人,但是当这些人连续6个月都收到同样的邮件,催表信看起来也就不痛不痒了。

很多同事可能会误以为,大家都迟交报表,所以迟交行为也就变得可以接受了。

人们对于社会规范很敏感,所以小张的电子邮件应该强调这样一点:将近三分之二的费用报表都准时上交了。没有人愿意听到自己的工作表现比同事差。

借助第三方力量

和上级领导抱怨大家总是迟交报表是没有用的,但是跟领导指出:费用报表长期迟交,会影响部门的互评结果,从而影响年度费用预算的按时拨付。这个是他比较关心的,所以需要从对方的关注点入手,才能引起重视,从而更加支持自己的工作。

纵观整个过程,小张在正式沟通前,做了许多工作,最终找到合适的人说了合适的话,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

最后,小结一下:

要想做到职场高效沟通,明确沟通双方岗位的权责利是前提,再遵循沟通TOP三步法实现高效沟通:

确定沟通目标(Target):目标清晰、唯一,且需要在沟通的前中后随时提醒自己;

分析沟通障碍(Obstacle):通过信息编码、信息解码、沟通渠道、第三方因素等四个方面来排查沟通无效的原因;

对话关键人物(Person):激励正面典型、提醒落后人员,邀请第三方利益相关者推动落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