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场,如何区分NPC还是怪

发表于 2020年05月01日

经常收到一些对职场人际关系的控诉,仔细看下来,有一大半其实都在讲同一件事情:被别人辜负了信任。

一直鼓励看好自己的老板居然晋升了别人

答应交活儿的人到点居然掉链子

一起吐槽的同事居然不保密

刚入职场,如何区分NPC还是怪

如果觉得世界上都是坏人,别人肯定都是故意卯足了劲害你,那倒是一种自恋的被害妄想了——普通职场上还真的不至于。大家都是来出卖时间和劳动力,毕竟大部分职场都没有皇位要继承,有利害冲突,但是也不至于多么激烈你死我活。

厘清信任到底是什么,怎么判定,对于刚出新手村还不太能区分遇到的是NPC还是怪的职场新人就更重要了。

以下是一些关于职场信任的基本认知:

1.    所谓的信任,就是对方符合你预期的概率

信任不是玄学,而是非常看得见的事实。稳定符合你预期的,就是可信任的人。如果总觉得别人都辜负了你的信任,可能需要做的首先就是调整你的预期。

有极端的说法是说绝对不能和同事做朋友,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如何定义信任和朋友的事情。

你要是定义朋友得两肋插刀,那本来就不该来职场找朋友,水浒传里那种职场可能会有,但是新人入职还得有投名状呢。

如果彼此工作配合顺利,发现还有一些个人爱好的交集,加班之余偶尔一起吃个饭,聊聊最近看的综艺打的游戏,这种程度的朋友在职场也是可以存在的。

2.    不存在无条件的信任

由什么来判断对方是不是可信呢?

①    对方过往的行为及其结果

②    本人的叙述

③    外人的转述

这其中,行为与结果是最值得参考的信息,就是所谓正面实锤。后两者都只能作为参考,说得好听做事垃圾的人真的很多,比如各种职场嘴炮;而外人的转述难免要依靠ta的视角——转述者自己是不是可信还得有个判断呢。

3.    信任不只要看人品,还要考虑能力

并没有那么多人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欺骗或者伤害别人。但是他们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种种认知偏差,都会导致最后做出糟糕的事情。然而他们又会强化自己的偏差认知,强调自己也没有恶意,淡化事情糟糕的影响,久而久之变成职场渣渣。

然而职场是要刚正面解决问题的,所以在判断是不是可信的时候,除了考虑对方的人格特质,一定要考虑对方的能力。单凭一腔热情并不能保证事情顺利进行,信誓旦旦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的新入职实习生,远比能坚持下来不迟到每天认真复盘学习的多多了。

4.    没有自知之明是人类常态

人类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品格是一种基本常态。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根本没法以足够的自信开展社交,自知之明才是影响优秀社交表现的负面因素。

所以对别人的描述和判断,大可以挤挤水分,听信40-80%就可以了。如果无意中遇到描述很准确的人,那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些耿直的所见即所得的人了。

5.    比起说什么,更要看做了什么

一个人的价值观,一定会体现在ta的行为里面。永远不要听一个人说什么,而是要看ta自己做了什么。

判断一个公司也是这样,没有一家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里面你能挑出一个坏词,但是能真的配得上那些好词的公司并没有那么多。比起那些大词好词,仔细观察,离职的是什么人,获得晋升被老板认可的是什么人,这才是真的体现公司价值观的地方。

毕竟口惠而实不至才是最便宜好用的“驭人术”。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对别人能力与品格并没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又因为新来乍到没办法积累足够的对方行为的信息,建议选择:

不要相信任何人

不是说用恶意去揣测对方一定会害你,而是说对别人说的话抱有一种“这是他说的,实际怎么样我需要其他信息来对照”这种怀疑精神。然后准备好PlanB。毕竟,人品与能力同时靠谱也是有难度的。

多倾听不同人的说法

成熟就意味着可以同时宽容两种不同观点的存在。而只有先做到这一步,才可能产生最符合你需求和利益的,你自己的观点。

而且不要只听和自己关系好,自己喜欢的人说话。

不能适合公开讲的话就不要讲

凡是你觉得不那么得体,被当事人听到不太好的话,就干脆不要讲出来,只要你讲,有人听到,迟早会传到当事人耳中,往往还是更加糟糕的版本。如无必要,不要随便评判别人,或者把人拿来做比较。

警惕一切有意无意让你心生憧憬的偶像

鼓励迷信是放弃自己思考能力的第一步,没有人类配得上别人无条件的信任和崇敬。

别人向你推荐任何致富手段的时候,先看看ta以何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