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从平凡到非凡的终极工具

发表于 2020年04月20日

我做了一个“得到”排名前31的热门课程统计,发现大家对于思维和认知类的话题最感兴趣。

”得到“排名前31热门课程统计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工作这些年来,最让我受益的思维工具是什么?

从央企转外企,从在行兴起时申请行家,到成为转型类话题最受欢迎行家,再到现在开启自己的事业,每当我遇到困难、忙到飞起时,我就会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

之所以不是急于做更多的事情去解决问题,是因为我发现当想清楚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底层动力,才能跳出原有困境,发现新思路、收获新力量。

这个习惯得益于一个思维工具——黄金圈法则。

(图片来自网络)

01、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西蒙在TED上有一篇演讲,叫做“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西蒙也正是因为这篇演讲和他提出的“黄金圈”法则闻名世界,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到现在这段演讲都排在TED观看数里的前 10。

黄金圈法则的核心思想是:普通人思考问题的顺序是先着眼于What层面的表象(是什么,事情),再到How层面(怎么做,方法),最后是少量的Why(为什么做,意义);而优秀的人都是能对Why层面进行深度思考,他们的What和How是在Why思考清楚之后的副产品。

举个例子,普通公司卖电脑的推销台词是:我们的电脑有什么功能和特色(What),我们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高端技术(How),我们做出的电脑能给你带来高效率的生活(Why)。

苹果公司会怎么卖他们的电脑?

乔布斯会说:

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深层次的信念,Why)

为了坚守我们的信念,我们不断挑战现状,我们把产品设计得使用简单、界面友好;(How)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你想买一台吗?(What)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更被谁打动?

02、从“黄金圈”到“穿透黄金圈”

西蒙说,非凡的领导者之所以卓越,是因为他们习惯从why开始。

究竟什么是Why呢?

Why就是你的信念。

但一个人的信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我发现那些取得高绩效的人其实也是从表层的What和惯常的How中才思考出真正的Why的。但是,不同在于,他们比大部分人多走了几步,他们深度研究Why,勇于尝试创造性的How,最终呈现出不一样的What。

所以,相较于“大众模式是由外到内,非凡模式是由内到外”的说法,我更倾向于认为:大部分人之所以没能取得成就,是因为仅仅停留在表层的what和惯行的how中,没有继续对why进行深入挖掘和持续行动。

于是,我对于黄金圈法则进行了调整,形成了独创的“穿透黄金圈”的思维模型。

(独创模型,转载请标明出处)

先解释模型再举例子。

一个职场人一开始往往从被动接受任务(事情)和惯常的做法(方法)开始,是标准的执行者(doer)角色。一个销售按规定背诵产品、跑客户仅仅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随着成长和积累,如果他能深入挖掘客户\上级\同事背后的隐性需求,更积极主动思考所做事情的价值,他开始变为一个价值导向的thinker(思考者);

再进一步,如果他能将这种有价值的思维变成持续有效的行动,并在此过程中融入自身价值的思考,不断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信念、长期目标,最终把事情的外在压力变成内在动力。

如此,一个职场人就完成了从思考者到成就者的转变,开始主动选择并逐步掌控自己的人生的阶段。

这些年我见到的工作多年依然热爱自己所做事情的职场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总能在他人需求和自我价值之间找到交汇,为自己找到源源不断的动力、并通过行动取得成绩和突破,最终成为人生的成就者(Achiever)。

而一个没有找到自身信念的人,即使能完成从“执行者”到“思考者”的过渡,也会在通往“成就者”的路上出现没有方向的焦虑和不够坚定的迷茫。

03、我的职业发展:

一条“穿透黄金圈”的轨迹

思考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职业选择路径,其实也是在一层一层穿透“黄金圈”的过程。(具体过程戳此文了解)。

我在做HRBP的最后几年里,每天各种忙碌但动力不足,于是我开始不断思考自身的优势和企业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他人的Why),我发现在企业端的职场人和组织有一些需求点:

人才的发展需求:

能力问题:我如何提高沟通表达\持续学习\情绪管理\协作商谈\人脉构筑能力....

方向问题:我的使命\价值观\愿景是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值得我投入一生的事业?

企业的发展需求:

如何通过人才提高公司的绩效?

如何激励员工,长期为公司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探索自己的信念(自己的Why):我发现自己真正享受的事情是把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分享出去帮助到他人的过程。每次帮助到一个迷茫痛苦的职场人找到自己的方向,行动起来后那种成就感能给我带来很大的乐趣。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的使命和愿景逐渐清晰:用生涯规划和个人成长的技术帮助企业和人才构建共赢的生态圈,把人连接在一起,用学习和成长的方式赋能。

这个信念坚定之后,我迸发出了很多新的想法,而且这样的信念让我产生了一股内生的力量促使我不断行动、尝试新事情:

系统学习和梳理自己在助人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结构;

开通微信公众号提升写作能力,增强传播性和影响力;

自费去美国参加学习发展年会,开拓视野,跟领域顶尖人才学习;

学习教练课程,进一步提升助人的专业技术;

成为新精英的讲师,讲授生涯规划课程;

在“在行”开设职业转型的话题;

开办职场核心竞争力读书训练营;

筹备写书

......

行动越多,又促发我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践行,更加坚定地走在践行自己使命的路上。

04、各个领域都通用的“穿透黄金圈“规律

掌握“穿透黄金圈”法则的人会在自己的工作上实现卓越的成就。

讲一个丽思卡尔顿酒店和一名客户的故事。

一家三口在度过一次愉快的旅行后回到家中,儿子突然发现他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长颈鹿娃娃乔西给弄丢了。没有了乔西,儿子不肯睡觉。为了哄儿子入睡,爸爸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告诉儿子:“乔西好着呢,他只是留在了我们住过的丽思酒店度个长假罢了。”儿子相信了他的话,最终进入了梦乡。

那天夜里,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工作人员给这位父亲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找到了乔西,这位父亲告诉工作人员他对儿子曾说的话,并请求丽思卡尔顿的工作人员能不能给乔西拍一张坐在泳池边长椅上的照片,好让儿子相信乔西真的是在度假。

几天之后,乔西回到了家中,在乔西身边有一本相册,相册里的乔西有在泳池边放松的样子(眼睛上还敷着黄瓜片),还有驾驶高尔夫球车的、连与酒店的鹦鹉共处时刻都没放过……

儿子看到这些照片开心极了,这位父亲把这次经历写成了一篇博文,被人们在网上疯狂传播。

出于好奇,我去查了丽思卡尔顿这家酒店,然后发现除了“乔西的故事”外,还有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服务案例。

所有这些超预期服务的背后,都来源于他们对“黄金标准”的恪守,该标准由丽思的初期创始人设定,作为永恒的遗产流传给后人,成为丽思不断发展的基础。

为了将这些标准精炼易懂地传递员工,酒店制作了一张小小的三折卡,被丽思人称为“信条卡”。

在丽思,无论是总经理、高管还是普通员工,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张这样的信条卡,上面明确写有“黄金标准”的全部内容,包括信条、座右铭、优质服务三步骤、员工承诺以及十二条服务信念。

所以,当他们为了一个孩子的玩具四处奔波拍照时,并非是被动地执行酒店的规定、一味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是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这样去做,是他们践行自己信念的主动选择,是自我价值的展现,只有这样做,他们人生的信条才得以实现,他们才是完整和满足的。

这些年的自我探索和职场发展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当我们遇到困难、想懈怠的时候,回到自己的Why,重温初心和信念,就能找到力量。

今年3月我发心做“职场核心竞争力”读书训练营的时候,因为周期拉得太长而被人说不符合知识付费潮流,要快速变现,但是我的训练营是7个月,带着大家深度阅读14本书,做直播、围绕每本书写两篇原创文章…….

有很多次准备直播课都是在候机的间隙、开会途中的出租车上,支撑我坚持做下来的,就是我的信念:我享受把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也坚信,成长,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

或许对别人而言,做训练营变现是最重要的目的,对我而言,做这件事,“传播分享”和“帮助他人”才是最底层的热情和动力。想明白了这点,我不用在备课时纠结我少挣了多少钱,而是安静地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朝着自己要的方向成长。

总结一下:

一个职场人的成长轨迹都是从日常表层的事情和惯行的方法中不断地觉察、复盘,捕捉到别人的需求,逐渐提炼出自己的价值和信念。最终依托于自己的信念不断激发做事的灵感,并通过持续行动,最终开创新局、呈现全新的成绩。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穿透黄金圈成为黄金型人才的过程。穿透黄金圈既给别人创造了价值,又遵循了自己的意愿,从而外表柔软、内心硬气地过一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友投稿,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做出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